顯示具有 心臟繞道手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心臟繞道手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9/02

靜脈曲張的血管還能「再利用」嗎?心臟繞道手術的血管從哪來?

大隱靜脈(greater saphenous vein)逆流,是靜脈曲張常見的解剖位置,將近有77%~87%的患者都是從這條血管發病,而長期以來大隱靜脈也是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中最常用的血管之一。然而,若這條靜脈已有病變,如靜脈曲張管壁增厚、甚至是鈣化等,是否還適合使用呢?

答案是:應該盡量避免使用!

1992 年,Panetta 等人在針對 513 例使用靜脈執行繞道手術的研究中發現,有 12% 的患者雖術前未被診斷,但實際上其大隱靜脈已有靜脈曲張、血管再通、鈣化或明顯厚壁等病變。這些病變血管使用後的 30 個月通暢率僅 32%,遠低於健康靜脈的 73%。 早期失敗率甚至達到 20%。研究明確指出,病變靜脈應避免使用,除非別無選擇。

2024 年的組織學研究更進一步指出,靜脈曲張的大隱靜脈在顯微鏡下常呈現管壁增厚、平滑肌層紊亂與彈性喪失,這樣的結構無法長期承受動脈血壓,也更容易形成血栓與狹窄。因此,即使外觀看起來近乎正常,但長期靜脈高壓造成的血管組織學結構變化,已經不適合使用來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雖然 2023 年日本 Guntani 等人的研究報告,秉持著匠人精神在特例下使用修復過的靜脈曲張血管進行下肢動脈繞道,短期內雖有不錯成果,但這只是針對下肢動脈繞道的應用,且樣本數極少(只有9例)、病人選擇條件嚴格而且需要醫師的經驗和技術。在要求更高的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中,並不代表可以相提並論。

根據 2020 年《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的綜述性文章,大隱靜脈雖然容易取得,但 10 年內的失敗率高達 40–50%。許多失敗原因與血管取得方式、保存方法與血管本身品質有關。即使是健康的靜脈,也需小心處理,才能維持通暢。若血管本身就已有病變,更不應貿然使用,否則失敗機率大增。

結論

儘管自體大隱靜脈是傳統繞道手術常用的血管之一,但一旦出現病變(如靜脈曲張、鈣化、管壁增厚等狀況),其結構、通暢率與長期表現都會明顯下降。對於冠狀動脈繞道這種關鍵手術來說,使用病變血管不只是效果差,更可能有面臨再次手術甚至危及生命的風險。

因此,除非沒有其他選擇,否則應避免使用靜脈曲張的血管進行繞道手術。

綜合以上所述,大隱靜脈逆流造成靜脈曲張的患者,可以放心接受治療,不必擔心未來無法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因為若評估後發現病變大隱靜脈不適合,醫生也會選擇其他更健康、更穩定的血管來進行手術,例如對側腳之大隱靜脈、內乳動脈、橈動脈等替代方案,保障手術的成功率與患者的長期健康。若因為擔心而讓患肢的靜脈高壓一直存在,反而對自己的健康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參考文獻:

  1. Panetta TF, et al. Unsuspected preexisting saphenous vein disease: an unrecognized cause of vein bypass failure. J Vasc Surg. 1992;15(1):102–110. [PMID: 1728668]

  2. Guntani A, et al. Short-Term Results of Varicose Vein Graft Used for Lower-Limb Bypass Surgery. Ann Vasc Dis. 2023;16(3):169–173. [PMCID: PMC10539130]

  3. Mekata M, et al. Hist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study of the saphenous vein in patients with varicose veins: Is it suitable as a bypass graft? Vasc Health Risk Manag. 2024;20:29–36. [PMCID: PMC10968262]

  4. Caliskan E, et al. Saphenous vein grafts in contemporar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Nat Rev Cardiol. 2020;17:155–169. https://doi.org/10.1038/s41569-019-0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