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靜脈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靜脈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10/16

靜脈曲張的「雷射手術」是什麼?

許多人發現自己的小腿血管一條條浮起、扭曲成團,甚至出現沉重、腫脹或夜間抽筋的困擾,這其實是「靜脈曲張」的典型表現。

靜脈曲張是下肢靜脈的瓣膜功能異常,血液無法順利回流心臟,導致血液滯留、靜脈擴張。初期可能只有外觀上的變化或輕微水腫,但若沒有治療,長期下來可能造成皮膚色素沉澱、潰瘍,甚至靜脈炎或血栓。

傳統剝除手術:有效但恢復期長

傳統剝除手術傷口及瘀青情形

早期的治療方式以「靜脈剝除手術(Stripping)」為主。

醫師會從大腿或膝窩處做切口,利用導引鋼絲將整條病變靜脈拉出。雖然能有效移除逆流血管,但過程中需要較多傷口與麻醉時間,術後容易有瘀青、疼痛或暫時性麻木感,復原時間約需數週。
對於需要長時間工作的現代人來說,傳統手術的恢復期往往成為最大的考量。

微創雷射手術:從「拉掉」變成「封住」

微創血管內雷射手術傷口僅如針孔般大小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血管內雷射閉合術(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成為治療靜脈曲張的新主流。

顧名思義,醫師不再將靜脈「拉掉」,而是以細小導管從皮膚穿刺進入病變靜脈,在超音波導引下精準定位,接著利用雷射的熱能「封閉」靜脈,使血液改道回流到健康靜脈中。

整個過程僅需局部麻醉,傷口只有針孔大小。術後可立即下床走動,隔天多數人就能恢復日常生活。

微創雷射手術的五大優點

  1. 傷口小、恢復快:不需傳統手術的大範圍切開,瘀青與疼痛感明顯減少。

  2. 外觀改善自然:封閉靜脈後,浮出的血管會逐漸被身體吸收,皮膚表面恢復平整。

  3. 精準又安全:在超音波導引下操作,能避免傷及周邊組織與神經。

  4. 局部麻醉即可:不需全身麻醉,降低手術風險。

  5. 快速恢復工作:多數患者當天即可行走、隔天上班,適合生活忙碌者。

誰需要接受靜脈閉合手術?

如果你有以下狀況,就可以諮詢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進行雷射治療:

  • 小腿明顯浮出的靜脈、沉重腫脹感

  • 晚上常抽筋或腳踝皮膚變黑

  • 曾有靜脈炎或皮膚潰瘍病史

  • 超音波檢查顯示靜脈瓣膜逆流

經由超音波檢查後,醫師會根據逆流範圍與血管大小,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有些患者也會搭配硬化劑注射或穿醫療彈性襪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結論

過去治療靜脈曲張需要大傷口、全身麻醉以及長時間的休養,如今藉由血管內雷射這類微創技術,治療變得更安全、更舒適。
若你長期受到靜脈曲張困擾,不妨與專業醫師討論微創雷射手術是否適合你,讓雙腿恢復健康,也能夠讓外觀改善,重拾自信。廖啟豪醫師 👈點擊獲取更多資訊及約診方式



2025/09/30

靜脈曲張引起之靜脈潰瘍治療成功案例

腳上的傷口跟靜脈曲張真的有關係嗎?

這是一位護理同仁母親的小腿,媽媽長年從事畜牧工作、穿著雨鞋勞動,原以為腿部色素沉澱是摩擦造成,直到有天不慎撞傷卻遲遲未癒合,原以為是穿著雨鞋潮濕導致癒合不良,幸好同仁警覺事態不對,來廖醫師門診就醫並確認為「靜脈高壓導致的靜脈潰瘍」。在接受微創靜脈膠治療一個半月後,傷口漸漸癒合,腫脹與受侵犯區域的慢性發炎也有了顯著的改善。


治療前的靜脈潰瘍周圍伴有發炎
治療後潰瘍逐漸癒合且周圍發炎改善

傷口癒合不良,常常會往糖尿病、蜂窩性組織炎、或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去尋求病因及治療,但脈曲張導致的靜脈高壓其實也是不算少見的慢性疾病,若發現腿部有浮出血管、變色或久久未癒合的傷口,請及早就醫檢查。因此,靜脈曲張不只是外觀問題,更可能是健康警訊。

現在已有許多安全、有效的微創治療方式,建議有困擾的朋友尋求專業醫師評估,及早治療,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廖啟豪醫師 👈點擊獲取更多資訊及約診方式

2025/09/09

靜脈曲張的臨床分級:從「蜘蛛網」到「腳部潰瘍」的六級警示

CEAP 是「Clinical, Etiology, Anatomy, Pathophysiology」的縮寫,是國際上用來評估和分級慢性靜脈疾病(如靜脈曲張)的標準系統。包含臨床症狀(Clinical)、病因(Etiology)、解剖位置(Anatomy)與病理生理(Pathophysiology),其目的在於對慢性靜脈疾病進行分類,而非作為靜脈逆流本身的嚴重度量表或預後指標,其中「臨床分級」最常用來描述及記錄靜脈曲張,因為可以從外觀上明顯簡單地分辨出來。

  • C1:蜘蛛網狀靜脈血絲(Telangiectasia)或網狀靜脈曲狀(reticular veins)
  • C2:有如蚯蚓般隆起的靜脈曲張 (varicose vein)
  • C3:下肢水腫 (edema)
  • C4:皮膚病變
    • C4a: 色素沉澱或濕疹(pigmentation or eczema)
    • C4b: 脂性皮膚硬化症或白色萎縮症 (lipodermatosclerosis or atrophy blanche)
    • C4c: 冠狀靜脈曲張 (corona phlebectasia) 
  • C5:已癒合之靜脈潰瘍(healed ulcer)
  • C6:活動性靜脈潰瘍(active ulcer)
在已經有皮膚病變的C4~6,外觀看著就可怕,因此常常有人認為級數越高,靜脈逆流越嚴重,但這其實是不完全正確的觀念。雖然有許多文獻的統計告訴我們多數後期的分級合併有較嚴重的靜脈擴張及逆流時間,但有些研究也發現兩者並無具有統計意義的正相關。
因此CEAP 的分級主要反映的是患者最明顯的臨床症狀,而不是血管逆流的程度有多嚴重。所以超音波的檢查在靜脈曲張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唯有藉著熟悉超音波操作的醫師檢查,才能找出是否有逆流、逆流時間、以及逆流的血管大小及其分支如何分布,將CEAP完整的拼湊起來,也才能決定正確治療的方向。

廖啟豪醫師 👈點擊獲取更多資訊及約診方式

參考文獻

  1. Gloviczki, P., Lawrence, P. F., Wasan, S. M., et al. (2024). The 2023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American Venous Forum, and American Vein and Lymphatic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Varicose Vein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Part II: Endorsed by the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nd the Society for Vascular Medicin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Venous and Lymphatic Disorders, 12(1), 101670. doi:10.1016/j.jvsv.2023.08.011.

  2. Lurie, F., Passman, M., Meisner, M., et al. (2020). The 2020 Update of the CEAP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Reporting Standards.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Venous and Lymphatic Disorders, 8(3), 342-352. doi:10.1016/j.jvsv.2019.12.075.

  3. Gloviczki, P., Comerota, A. J., Dalsing, M. C., et al. (2011).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Varicose Veins and Associated Chronic Venous Disease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and the American Venous Forum.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53(5 Suppl), 2S-48S. doi:10.1016/j.jvs.2011.01.079.

  4. Kistner, R. L., Eklof, B., Masuda, E. M. (1996). Diagnosis of Chronic Venous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The "CEAP" Classification.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71(4), 338-45. doi:10.4065/71.4.338.

  5. Scheerders, E. R. Y., Pardo, L. M., Malskat, W. S. J., et al. (2025).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Venous Disease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Results From the Rotterdam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doi:10.1016/j.ejvs.2025.08.028.

2025/08/26

靜脈曲張不只影響美觀!治療方式全解析,從微創到手術該怎麼選?

 靜脈曲張找上門該怎麼辦?就醫後有五花八門的選項,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靜脈曲張成因與治療策略

靜脈曲張為一種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成因多為下肢靜脈擴張或是瓣膜功能故障導致,目前國內外期刊並無藥物可以將故障的瓣膜或是擴張的靜脈恢復原狀,多半還是藉由手術將故障的血管抽除或是阻塞,就好像敵軍攻上橋已經要過河了,只能選擇將橋炸毀或是想辦法將這座橋堵住。

靜脈曲張治療

  • 傳統隱靜脈抽除併高位結紮手術
  • 靜脈內雷射手術
  • 靜脈內微波手術
  • 靜脈膠閉合手術
  • 曲張靜脈勾除手術
  • 硬化劑注射治療
靜脈曲張發展至今有許多治療的方式,這篇文章就來討論目前比較常被使用的方式。

傳統隱靜脈抽除手術

傳統手術為直接抽除故障靜脈,以大隱靜脈抽除為例,需在鼠蹊部開一個傷口找到大隱靜脈的源頭,接著在膝蓋附近開另外一個傷口,上端做高位結紮後截斷,以特殊手術工具將其直接拉出,對正常組織破壞較大,術後疼痛感及恢復期也較長。

靜脈腔內雷射閉合手術

雷射作用的基本原理為利用發出單一波長的高能量光束,讓標的物吸收,藉此破壞其血管內膜並讓故障的血管收縮,以達到閉合的目的。而不同波長的雷射,其標的物不同,治療的結果也有差異。血管內雷射治療可採局部麻醉,利用細針穿刺的微創傷口,在超音波導引下將雷射光纖導管置入血管中,以雷射能量將靜脈閉合,以阻斷血液逆流,手術結束後光纖會同時離開體內。

靜脈腔內微波手術

將微波導管 (直徑約2mm),在局部麻醉之後,以細針穿刺微創傷口置入欲治療的血管中,利用微波所發出的能量來破壞血管內皮,使故障的血管閉合。微波功率高且穿透力深,特別適合用在大型靜脈曲張的情況。將微波導管置入目標靜脈主幹後,其能量會將靜脈內的溫度升高,導致靜脈閉合,阻斷血液逆流的情形。

靜脈膠閉合手術

同樣在局部麻醉之後,以細針穿刺微創傷口將導管置入目標靜脈後,利用發射槍將靜脈膠以特定的劑量與距離經由導管注入故障靜脈內,使故障的靜脈被膠水填塞而閉合,以阻斷靜脈血液逆流,改善靜脈血液循環。

微創曲張靜脈切除手術

在局部麻醉下,以細微的傷口,將皮下較大型的鼓脹靜脈曲張以特殊的器械與方法取出。術後初期傷口周圍可能會出現部分瘀青,但大多數可在幾周後自行消失。少數患者由於體質或因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術後瘀青或滲血會較嚴重,但仍可經由保守治療或縫合傷口改善。

硬化劑注射治療

硬化劑注射治療(Sclerotherapy)是以注射將靜脈曲張消除的一種方式,常用於網狀靜脈擴張(reticular vein)、蜘蛛網斑(spider veins)、或手術後的輔助治療。治療時使用極細針頭,疼痛感低,效果迅速,受治療的血管會閉合然後消失,達到美觀,幾乎不留任何疤痕的結果,僅在初期會有些微瘀青的狀況,是目前全世界用來治療微細型靜脈曲張最常用的方式。

網狀靜脈擴張(reticular vein)或蜘蛛網斑(spider vein)一旦被閉合後就不再出現,但因每個人的體質與生活習慣不同,有些人可能會在其它部位產生新的病灶。

如何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在門診檢查確定有靜脈逆流的情形之後,專業且有經驗的醫師會根據每個病人的狀況搭配治療工具的特性來建議適合的治療方式,目前靜脈腔內雷射手術已有長期的研究報告,屬相對成熟的治療,靜脈膠目前僅有兩年的研究報告,尚缺乏長期追蹤的大型結果報告。而兩年內的比較,閉合率和復發率兩者並無顯著差異。

廖啟豪醫師 👈點擊獲取更多資訊及約診方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