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靜脈曲張第四期治療實際案例

 「本來只有一點點,有一天突然就變很多而且黑黑的」,這是在靜脈曲張門診中,醫師最常聽到的心聲。許多人誤以為靜脈曲張只是腿上「浮出來的青筋」,不痛不癢就不理會。然而,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大隱靜脈逆流導致的下肢靜脈功能不良,是慢性且持續的病理破壞,往往在沒注意的時候,病情有惡化的可能。

廖啟豪醫師 👈點擊獲取更多資訊及約診方式

靜脈功能不良:從外觀到內在的慢性破壞

下肢靜脈系統猶如一個複雜的單向道交通網,靜脈瓣膜就像閘門,確保血液能順利向上回流至心臟。當這些瓣膜受損、無法完全閉合時,血液就會向下逆流、滯留在下肢,造成靜脈壓力持續升高。

初期,你可能只覺得腿部容易痠、脹、麻、重,尤其是在久站或久坐之後。腿上或許只看得到幾條微細的蜘蛛網狀靜脈。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持續的高壓不只會讓血管鼓脹變形(形成典型的靜脈曲張),更會引發一系列更嚴重的連鎖反應:

  • 皮膚病變:持續的壓力使血管中的發炎物質滲出到組織間,開始損害周圍的皮膚結構。

  • 色素沉澱:血液中的紅血球分解後,其鐵質會沉積在皮膚下,造成皮膚出現咖啡色或黑色的斑塊,這就是患者口中「黑黑的」變化。(可參考之前的文章介紹)

  • 潰瘍:若情況持續惡化,皮膚會變薄、發炎,最終形成難以癒合的靜脈潰瘍

  • 血栓形成:血液滯留也可能增加血栓的風險,若血栓脫落,後果不堪設想。

一個「沒注意」,可能就進展到「第四期」!

靜脈曲張的病程通常是緩慢的,但皮膚病變的發生,有時卻給人一種「突然」惡化的錯覺。醫學上會依據病變嚴重程度分期,而當靜脈曲張惡化到第四期,就代表皮膚已出現明顯且難以逆轉的色素沉澱、濕疹或硬化。

如文章開頭圖中這位患者,當下肢出現黑色素沉澱時,代表腿部靜脈累積的傷害已到達相當程度。這不僅影響美觀,更是一個強烈的信號:你的靜脈系統已經嚴重失衡,亟需介入治療!

阻斷逆流是避免併發症的關鍵

幸運的是,現代醫學已能有效處理靜脈逆流的問題。治療的黃金原則只有一個:阻斷逆流。透過將病變、逆流的靜脈「關閉」或「移除」,讓血液改道流向健康的深層靜脈,從根本上解除下肢的高壓狀態。

從患者的改善情況可以看出,經過這樣的治療後,靜脈高壓解除,皮膚的發炎與色素沉澱現象也會逐步獲得改善

不要猶豫!積極評估是守護雙腿的唯一方法

靜脈曲張絕不是一種可以放任不管的「美觀問題」,它是慢性且持續的病理破壞。當你開始看到腿上出現「黑黑的」色素沉澱時,代表你已經到了一個需要立即處理的階段。

有靜脈曲張的朋友們,不要再猶豫了! 趕緊尋求專業的心臟血管外科或靜脈專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超音波評估,釐清逆流的程度與位置,並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及時、有效的阻斷逆流,才是避免靜脈潰瘍、血栓等嚴重併發症產生的最有效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